今年以來,多項電力體制改革措施不斷落地,市場化建設是其中的關鍵詞之一。
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孟瑋16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下一步將重點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進一步完善增量配電網配電價格形成機制。二是充分發揮交易機構以及市場管理委員會的作用。三是做好中長期市場與現貨市場建設的銜接工作。
孟瑋介紹,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啟動以來,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會同各地和電力企業深入推進電力體制改革,加快放開發用電計劃,不斷提高電力交易市場化程度。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電力市場核心的問題是多少量在市場上交易。加快放開發用電計劃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在一定程度上推動更多的量在市場上交易。
今年6月份,國家發改委印發《關于全面放開經營性電力用戶發用電計劃的通知》,在煤炭、鋼鐵、有色、建材4個重點行業試點放開發用電計劃的基礎上,明確要求除居民、農業、重要公用事業和公益性服務等行業電力用戶之外的經營性電力用戶全開。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完成電力市場化交易電量達1.1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9.3%,占全社會用電量的32.4%,占經營性行業用電量的58.3%。電力直接交易電量平均降價幅度3.4分/千瓦時,減輕企業用電負擔約300億元。
此外,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近日印發《關于深化電力現貨市場建設試點工作的意見》(下稱《意見》)?!兑庖姟繁硎?,進一步發揮市場決定價格的作用,建立完善現貨交易機制,以靈活的市場價格信號,引導電力生產和消費,加快放開發用電計劃,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提升電力系統調節能力,促進能源清潔低碳發展。
據悉,截至6月30日,南方、蒙西、浙江、山西、山東、福建、四川、甘肅等8個地區作為首批電力現貨市場建設試點,全部完成模擬試運行。
一位業內專家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電力體制改革的核心在電力市場化的改革。電力供應可以大致分為三個階段:發電主體發電、電網傳輸和用戶用電。在發電端的電力市場化的改革就是為了讓電力價格更優化、發揮價格的信號作用,所以下一步的核心是在上述市場化的試點上,進一步總結經驗,逐步推進,深入改革,回歸電力商品屬性,引導基礎設施投資,優化基礎設施投資效率。
“其實居民用戶端我們做的很好了。”上述專家表示,在用戶側,下一步的核心是在工商業的用戶服務上,進一步優化供用電的使用環境,減低工商業用戶在用電過程中的隱形費用。